“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时,长征三号丙火箭直接将卫星由绕地轨道送入200km~38×104km的椭圆奔月轨道,减少了多次变轨麻烦,及早进入绕月圆形轨道,则在“嫦娥奔月”过程中( )
A.离开地球时,地球的万有引力对卫星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接近月球时月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减小 |
B.开始在200km近地点时,卫星有最大动能 |
C.在进入不同高度的绕月轨道时,离月球越近,运动的线速度越大,角速度越小 |
D.在某个绕月圆形轨道上,如果发现卫星高度偏高,可以通过向前加速实现纠偏 |
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体积是指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
B.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的温度就越高 |
C.当气体膨胀时,气体的分子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少 |
D.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的重力产生的,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 |
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图象,图中BC为过原点的直线,A、B、C为气体的三个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A>TB=TC B.TA>TB>TC C.TA=TB>TC D.TA<TB<TC
两个分子从靠得不能再靠近的位置开始,使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直到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这一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增大 |
B.分子间的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 |
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渐减小 |
D.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到零 |
有关分子的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
C.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
D.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 |
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1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 ()
A.t =0.005s时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 |
B.t =0.01s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
C.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311V |
D.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频率为100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