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870—1900年世界铁路发展状况(单位:千米)
年份 |
世界总里程 |
欧洲 |
美国 |
1870 |
210 000 |
105 000 |
85 277 |
1880 |
373 000 |
169 000 |
144 000 |
1890 |
617 000 |
224 000 |
269 010 |
1900 |
790 000 |
284 000 |
320 133 |
表中信息反映的情况不包括
A.30年间美国铁路发展超过欧洲总和 |
B.1870年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领先地位 |
C.铁路的发展扩大了欧美之间经济联系 |
D.欧洲地区内及美国国内贸易不断扩大 |
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 B.都因为相权威![]() |
C.都有利于国家统一 | D.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 B.宋代 |
C.元代 | D.明代 |
据《资治通鉴》卷192载,贞观元年唐太宗对王珪说:“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对以上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门下省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减少决策的失误
②唐太宗注重利用集体智慧提高决策效果
③说明唐朝的统治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④说明唐朝统治者注意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机制来维护皇权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
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 | B.中朝制度 | C.刺史制度 | D.察举制度 |
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
B.郡县代表中央行使地方行政权力 |
C.郡县长官与皇帝形成了臣君隶属关系 |
D.郡县完全由中央控制,官吏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