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

A.中日关系的改善 B.中苏关系的缓和
C.中英关系的改善 D.中美关系的缓和

5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①17个国家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②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③在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的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⑤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C.资本家加强了对生产价格和市场的控制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确切地说是指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C.蒸汽机的发明 D.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新时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