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后可得到深蓝色溶液[溶质为Cu(NH3)4SO4],再向所得溶液通入SO2至溶液呈微酸性发现有白色沉淀Q生成,反应方程式为:①2Cu(NH3)4SO4+3SO2+4H2O=
2NH4CuSO3↓+3(NH4)2SO4。再将Q与足量的10mol/L硫酸混合微热,则会发生如下反应:②2NH4CuSO3+2H2SO4=Cu+(NH4)2SO4+2SO2+CuSO4+2H2O。下面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①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而②是氧化还原反应 |
B.上述反应中SO2的作用只相当于催化剂 |
C.反应②中CuSO4是氧化产物 |
D.反应①中SO2发生还原反应 |
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于危险化学用品柜中妥善保管。 |
B.取10 mL该硫酸于烧杯中,再加18.4mL的水,可配得49%的硫酸 |
C.配制200mL4.6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 mL |
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9.2mol/L |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苏打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HCO3-+H+=== CO2↑+H2O |
B.氨气溶于水显碱性的原因:NH3+ H2O === NH3·H2O ===NH4++ OH- |
C.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Fe3++3H2O![]() |
D.CO2通入到纯碱饱和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O2+H2O === 2NaHCO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金属原子均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8电子稳定结构,故碱金属原子表现出较强还原性 |
B.在Al(OH)3胶体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 |
C.某化合物在无色的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焰色为黄色,则该化合物一定为含钠元素的盐 |
D.由于水、苯和四氯化碳均为无色透明液体,所以水不能区分苯和四氯化碳 |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考察每一个操作时,假设其它操作均正确)
![]() |
![]() |
![]() |
![]() |
A.海带灼烧成灰 B.过滤得含I-溶液 C.放出碘的苯溶液 D.分离碘并回收苯 |
相同状况下,n mol氢气和n mol二氧化碳的体积相同,下列解释比较全面的是:①n mol氢气和n mol二氧化碳所含的气体分子数目相同;②相同状况下,氢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和二氧化碳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致相等;③氢分子本身的大小和二氧化碳分子本身的大小大致相同;④气体分子本身大小相对分子间平均距离来说可忽略不计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