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名《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
| 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
| 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
|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
|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 |
今天,我们可以把《天下郡国利弊书》当做来读
| A.历史传奇小说 | B.地理、科普读物 | C.数学、物理专著 | D.历法、记日用具 |
在下列四个选项中,从思想史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个“道”字
| A.先秦道家学派 | B.“道法自然” |
| C.唐太宗“崇儒贵道” | D.“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 A.格物致知 | B.发明本心 | C.知行合一 | D.致良知 |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 ①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②倡导“经世致用”学说 ③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 A.①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④ | D.①②③ |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
|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 D.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