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和图3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完成:
图2的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
| A.1200米<H<1500米 3℃<T<4.8℃ |
| B.1000米<H<1300米 3℃<T<4.8℃ |
| C.1500米<H<1800米 6℃<T<7.8"C |
| D.1200米<H<1500米 6℃<T<7.8℃ |
关于图2和图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 |
| 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 |
| C.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 |
| D.图中大坝的高度不超过100米 |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 A.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论 |
| B.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天人相关论、可持续发展论 |
| C.天人相关论、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可持续发展论 |
| D.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可持续发展论、天人相关论 |
图是我国某地区传统民居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所示民居所在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壤贫脊 | B.水资源短缺 |
| C.水土流失 | D.土地荒漠化 |
造成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修筑梯田 | B.乱砍滥伐 |
| C.化肥使用 | D.不合理灌溉 |
解决该地区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打坝淤地 | B.发展畜牧业 |
| C.发展灌溉农业 | D.植树种草 |
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
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
| A.土壤盐碱化 | B.水土流失 | C.水体污染 | D.土地荒漠化 |
图表示企业间的生产联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左上图表示的不同企业间存在的地域联系形式属于()
| A.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 | B.信息联系 |
| C.技术联系 | D.商品联系 |
从企业间的生产协作来看,下列工厂之间的联系方式与右上图最相符的是
| A.食品厂—木材厂 | B.机械厂—飞机厂 |
| C.自行车厂—电视机厂 | D.汽车厂—纺织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