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诗经·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并正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而奋斗。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   ) 

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 B.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 D.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水滴石穿——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既可以看成各种植物的叶子,也可以看成一个时尚轿车。这表明

A.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是遵循客观规律的
B.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人们的认识结果往往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D.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在2012年两会中,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中国时报》记者提问时引用了“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的诗句。此诗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B.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认识和利用
D.规律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在2011年到来前的午夜,《印象·普陀》在舟山首演。《印象普陀》首先打动观众的不是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而是它的主题——“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美丽的”。这一主题体现了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相互依赖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④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制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这是毛泽东所写的《十六字令》。从中可以看出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脑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