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科考队到达了海拔4093米的南极冰盖的最高点(80°22′0″S、77°21′11″E),回答下题:中国科学家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时,当地的区时是
| A.3时16分 | B.0时16分 | C.23时16分 | D.3时0分 | 
考察队员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插上五星红旗,红旗向
| A.东南方向飘动 | B.东北方向飘动 | C.西南方向飘动 | D.西北方向飘动 | 
如图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 A.∠XOF | B.∠NOF | C.∠FOT | D.∠TON | 
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
| A.热带 | B.北温带 | C.南温带 | D.北寒带 | 
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5°,在地球上的“五带”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
| A.热带南、北温带 | B.南温带北温带 | 
| C.南寒带北寒带 | D.热带南、北寒带 |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与昼长最小值之差)。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 甲 | 
   乙 | 
   丙 | 
   丁 | 
  |
| 昼长差 | 
   0 | 
   5小时30分 | 
   13小时56分 | 
   24小时 | 
  
 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丁丙乙甲 | D.丁丙甲乙 | 
乙地的最短昼长值是
| A.10小时25分 | B.8小时35分 | C.9小时15分 | D.14小时45分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①~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内部圈层 | B.③④属于外部圈层 | 
| C.②圈层密度最大 | D.①②③④圈层之间有明显界限,不存在联系 | 
铺路、建楼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来源于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地壳和岩石圈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就是整个地壳 | 
| B.岩石圈为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 | 
| C.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 | 
| D.地壳为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 |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昼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三地的昼长相等 | B.①地的昼长大于②地的昼长 | 
| C.四地的昼长一定不相等 | D.③地的昼长大于④地的昼长 | 
a图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 A.5时 | B.17时 | C.4时44分 | D.16时44分 | 
b图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A.(23°26′N ,90°W) | B.(23°26′S ,90°E) | 
| C.(0°,180°) | D.(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