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丝织技术出现于原始社会,元代黄道婆对内地丝织技术进行了全面革新 |
B.从汉代的犁壁到唐代的曲辕犁,我国犁耕技术日益成熟 |
C.青花瓷出现于汉代,青瓷出现于元代 |
D.南北朝时期灌钢法的出现,标志我国已经掌握了炼钢技术 |
1913 年1月, 《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 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 女子参政团, 女子自由党。” 这种现象反映了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
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中我们应该吸取的历史教训有:
①科学判断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④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⑤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A.③⑤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⑤ | D.②④⑤ |
下表为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的原因是“二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
C.优先发展农业使1961年后的农业产值增加 |
D.国民经济的调整使工农的发展趋于平衡 |
据统计: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红军战略转移完成,占领了广大农村地区 |
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
C.苏伊士运河开通,欧美与上海的距离缩短 |
D.列强在上海成立了“工部局”投资力度加大 |
国际舆论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建国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指: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 B.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
C.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 D.将上海浦东作为对外开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