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温室效应 | B.热力环流 | C.海陆热力差异 | D.风的形成 |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下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布局变化图(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转移方向)。据图回答10—11题。该产业部门属于
A.技术密集型产业 | B.劳动密集型产业 |
C.资金密集型产业 | D.资源密集型产业 |
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A.②③④地区生产成本低于①国 |
B.①国家经济出现衰退 |
C.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过①国 |
D.①为了扩大产品的出口 |
下图表示2001年我国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读下图回答第9题。可与①②③④情况相符的地区排列依次是
A.北京、黑龙江、海南、西藏 |
B.北京、西藏、黑龙江、海南 |
C.黑龙江、海南、北京、西藏 |
D.海南、西藏、黑龙江、北京 |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回答7—8题。“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 B.水蚀作用 | C.沉积作用 | D.风化作用 |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滥伐森林 | B.开山取石 | C.过度放牧 | D.风化作用 |
我国三江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是
A.人少地多、粮食总产高 | B.生产条件、原有基础好 |
C.纬度高、一年一熟 | D.湿地多、单产高 |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下图,完成第5题。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 B.市场因素 | C.农业技术 | D.交通运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