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据此完成: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 |
B.引起甲、乙两地自然植被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变化 |
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
D.大陆沿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
甲站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乙站,最可能的原因是
A.干季较不明显 | B.河流流量变化较小 |
C.测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 | D.上游兴建水库 |
读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等,其中实际面积是最大的( )
A.①区域 | B.②区域 | C.③区域 | D.④区域 |
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图是( )
A.①和② | B.③和④ | C.①和③ | D.②和④ |
下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 )
A.流域面积大于D河
B.含沙量大于D河
C.流域降水少于D河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四河流域中( )
A.A河开发水运,增加通航里程和时间 |
B.B河上游河源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
C.C河流经经济发达地区河段建水电站 |
D.D河上游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绘制的是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如果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则雨带处于( )
A.南部沿海一带 | B.东北地区 |
C.华北地区 | D.长江中下游地区 |
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 )
A.我国受副高控制最明显 |
B.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在华北地区 |
C.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 |
D.台风已蓄势待发 |
徐霞客是世界上最早考察研究喀斯特地貌的人,他把喀斯特地区的山称为“石山”,而把非喀斯特地区的山称为“土山”。读我国广西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属于徐霞客描述的“石山”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游客在此地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
A.怪石林立,突兀峥嵘 |
B.秋山如醉,冬山如玉 |
C.千峰万仞,峰峦叠嶂 |
D.泉水淙淙,悬河飞瀑 |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 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 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B.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
C.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 |
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你认为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对当地地理环境影响正确的是( )
A.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 | B.当地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
C.水土流失减弱,河流的含沙量降低 | D.生物多样性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