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有关的是
A.长江三峡 | B.戈壁和裸岩荒漠 | C.河口三角洲 | D.沙丘、沙垄 |
读下面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第3题。
甲地的时间为( )
A.9时 | B.8 时 |
C.15时 | D.16时 |
春分日这一天,海南省某地(20°N,110°E)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90° | B.70° | C.20° | D.0° |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重力势能 | B.生物能 | C.太阳辐射能 | D.风能 |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
B.乙和丁 |
C.甲和丁 |
D.乙和丙 |
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
读图,完成问题。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
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
B.土地荒漠化 |
C.水土流失 |
D.地面沉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