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导演创作了一部电视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①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 ②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④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③ |
下图图中布上的英文字母为“CHINA”,判断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那一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反映的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
B.《资政新篇》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资本主义方案 |
C.《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 |
D.《资政新篇》表达了农民的理想与追求 |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高考 |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 |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 B.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 D.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
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时期 |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