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种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羊群数量变化,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一定限度
(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A.四种说法都正确 B.只有三种说法正确
C.只有两种说法正确 D.只有
一种说法正确
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能促进上胚轴切段生长 |
B.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上胚轴切段的顶端 |
C.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
D.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
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组成部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突触只位于c处 |
B.兴奋时b处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
C.Ⅱ处表示突触前膜,可发生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
D.图中包括三个神经元,I与Ⅱ之间为组织液 |
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肝细胞后,必须在乙型肝炎病毒(HBV)辅助下才能复制。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血清中检测出HDV抗原不一定能测出HBV抗原 |
B.血清中检测出HBV抗原则一定能测出HDV抗原 |
C.抑制HBV-定能抑制HDV |
D.HDV的感染会促进HBV的感染 |
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
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
C.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
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
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误的是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