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含n mol AlCl3的溶液中加入m mol 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部分溶解,则生成Al(OH)3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
A.(4n-m)mol | B.(4m-n)mol | C.(n-3m)mol | D.(3m-n)mol |
现有一包铝热剂是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使之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分为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假定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①向其中一份固体中加入100 mL 2.0mol•L-1的NaOH溶液,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溶液的C(OH—)=1mol/L
②向另一份固体中加入100 mL 4.0 mol•L-1的HCl溶液,使固体全部溶解,测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有H+、Fe2+和Al3+三种阳离子且C(H+)=0.1mol/L
则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A.2.352L | B.2.448L | C.2.688L | D.2.856L |
最早使用的化学电源(chemical power source))是锌锰电池,即大家所熟悉的干电池(dry cell),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尽管这种电池的历史悠久,但对它的电化学过程尚未完全了解。一般认为,放电时,电池中的反应如下:
E极:2MnO2+2H2O+2e- ="==" 2MnO(OH)+2OH-
F极:Zn+2NH4Cl === Zn(NH3)2Cl2+2H++2e-
总反应式: 2MnO2+Zn+2NH4Cl ="==" 2MnO(OH)+Zn(NH3)2Cl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极是电池的正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
B.F极是电池的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
C.从结构上分析,锌锰电池应属于可充电电池 |
D.锌锰电池内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可逆的 |
某学习小组拟利用如下装置制备氮化钙(化学式:Ca3N2, 极易与H2O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活塞K通入N2,试管A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
B.U形管中盛放的干燥剂既可以用碱![]() |
C.反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待反应管冷却后再关闭活塞K |
D.将产物Ca3N2放入盐酸中,只能得到一种盐 |
下图表示的是难溶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3时溶液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Fe3+ |
B.若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可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 |
C.若分离溶液中的Fe3+和Cu2+,可调节溶液的pH在4左右 |
D.若在含有Cu2+和Ni2+的溶液中加入烧碱,Ni(OH)2优 |
先沉淀
在25ºC时,将两根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当电路中有a mol电子转移时,溶液中析出mg Na2SO4 ·10 H2 O晶体。若温度不变,在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