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 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 )
A.球B对墙的压力增大 |
B.物体A与球B之间的作用力增大 |
C.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减小 |
D.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过程是( )
A.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要放出光子,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原子在始、末两个能级的能量差 |
B.原子不能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
C.原子吸收光子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放出光子后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 |
D.原子无论是吸收光子还是放出光子,吸收的光子或放出的光子的能量恒等于始、末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值 |
氢原子的量子数越小,则( )
A.电子轨道半径越小 | B.原子的能量越小 |
C.原子的能量越大 | D.原子的电势能越小 |
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电子在各条可能轨道上运动的能量是指( )
A.电子的动能 |
B.电子的电势能 |
C.电子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 |
D.电子的动能、电势能和原子核能量之和 |
原子的能量量子化现象是指( )
A.原子的能量是不可改变的 |
B.原子的能量与电子的轨道无关 |
C.原子的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 |
D.原子具有分立的能级 |
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则( )
A.电子绕核旋转半径增大 | B.电子的动能增加 |
C.氢原子电势能增加 | D.原子的能级值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