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丰则贵取,饥则贱与”。在中国古代,丰年谷贱,政府拿一笔钱出来,平价收购粮食,储存于官方粮库,等到灾年谷贵时,再平价卖给百姓,做到“物价常平,公私两利。”这种“常平法”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③政府恰当的干预有利于经济稳定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果某一菜农获得丰收,他的收入会增加,但如果所有菜农都获丰收的话,则他及所有菜农的收入却都会下降。这启示我们,蔬菜丰收与收入增加之间的联系
①是不可预测的②是以条件为转移的③是复杂多样的④是人们主观臆造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心理学实验表明,只靠耳朵听的知识,3个小时后只能记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识,3个小时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记住30%左右;如果视听结合获得的知识,3个小时后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从哲学上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需要

A.把握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 B.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C.把握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D.把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iPhone4S手机一上市,就掀起了人们的抢购热潮,除了打电话外,人们还可以利用它宽带上网、视频通话、玩网络游戏、收发邮件、传输音像、收看网络电视等。这说明

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新的事物
B.必须创造规律促使现有事物的变化发展
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肯定中有否定
D.人们可以创造一定条件建立多样性联系

古代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创设的无与伦比的意境和深邃寓意为世人所称道。“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和“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所共同蕴含的哲理是

A.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B.人能够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下列选项中与“两岸青山相对出,轻舟已过万重山”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A.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B.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C.坐地日行八万里,顺天遥看一千河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