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人对“打的”现象作过一个形象的描述:青年人没钱也打的,中年人有钱才打的,老年人有钱也不打的。这主要反映了                 (   )     

A.消费结构的变化 B.消费观念的差异 C.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是中国网络购物爆发式增长的一年,网购成为网络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网络购物的优势开始凸显,并带动包装、物流快递等多产业发展。这体现了网购消费

A.能够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够提高劳动者的质量
B.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C.作为新的消费热点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
D.将改变人们的生产和娱乐方式,推动社会进步

图是某种商品从产生到退出市场的价格波动图,当该商品价格从A点运行到B点,说明

①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生产者从赚钱到保本经营
③该商品生产者的个别效率从高于到等于社会效率
④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丰则贵取,饥则贱与”。在中国古代,丰年谷贱,政府拿一笔钱出来,平价收购粮食,储存于官方粮库,等到灾年谷贵时,再平价卖给百姓,做到“物价常平,公私两利。”这种“常平法”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③政府恰当的干预有利于经济稳定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决策与民情民生的关系,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
C.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要符合客观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国际粮价在高位运行,为了确保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国家作出决策,抛售“临时储备粮”,有效地引导和稳定了国内市场。从辩证唯物论这表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C.政策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