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可采用的是________。
A. KMnO4 B. H2O2 C. 氯水 D. HNO3
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至溶液pH=4,使Fe3+转化为Fe(OH)3,可以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SO4的目的,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
A. NaOH B. NH3·H2O C. CuO D. Cu(OH)2
(2)甲同学怀疑调整至溶液pH=4是否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sp=8.0×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 mol·L-1,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Fe3+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_____,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 提示: lg5 =0.7)
硅酸钠被国家列为“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学品”和“今后我国无机化工产品发展重点”之一。下图是某种品位的石英砂矿石(主要成分是SiO2,还含有一定量的Fe2O3、Na2SO4、Na2CO3等杂质)制备硅酸钠的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阅读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学品”,硅酸钠用途很多,请列举一个硅酸钠的用途
(2)石英矿粉用水淋洗,检验洗出液中含有SO42—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分别是:用胶头滴管取2ml洗出液I于试管中,
(3)在操作I得到的滤渣中加入烧碱溶液,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操作I”的名称为
“操作II”包含“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系列操作,其中“蒸发浓缩”所用到的硅酸盐
材料的仪器有
(5)“取样分析”的目的是确保滤渣II中不含有杂质离子,简述“取样分析”的操作和实验现象:用胶头滴管取2ml洗出液II于试管中,
(6)下列关于Si、SiO2、Na2SiO3等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硅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VA族 |
| B.原子半径大小关系:Na > Si > C > O |
| 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能与强碱反应,不与任何酸反应 |
| D.实验室烧熔烧碱固体采用的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石英坩埚 |
E.Na2SO4、Na2CO3、Na2SiO3、SiO2均属于离子化合物
A、B、C、D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分别处于元素X的四周,已知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2O5,且五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它们所处的同族中最小的。试确定:
| B |
||
| A |
X |
C |
| D |
(1)各元素的符号:
A C
(2)确定C、D、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并排列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____________。
(3)确定A、B、X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并排列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_______。
用数字编号填空:在下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②乙烷在空气中燃烧③乙烯使溴水褪色④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⑤乙烷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
已知有机物A和C都是厨房中的常用调料品.A是一种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相对分子质量是氢气的23倍.A在Cu催化下,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能生成有机物B;有机物C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并且A与C可以生成一种有芳香气味的液体。
根据以上条件,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MgF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