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一些准备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x阻值的实验器材,器材及其规格列表如下:
器 材 |
规 格 |
待测电阻Rx 电源E 电压表V1 电压表V2 电流表A 滑动变阻器R 开关S,导线若干 |
阻值在900Ω-1000Ω之间 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9.0V 量程2.0V,内阻r1=1000Ω 量程5.0V,内阻r2=2500Ω 量程3.0A,内阻r=0.10Ω 最大阻值约100Ω,额定电流0.5A |
为了能正常进行测量并尽可能减小测量误差,实验要求测量时电表的读数大于其量程的一半,而且调节滑动变阻器能使电表读数有较明显的变化。选择若干合适的器材,画出电路图。
一小球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运动过程中在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底片保管不当,其中位置4处被污损.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 s,则利用该照片可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________m/s2.位置4对应的速度为________m/s,能求出4的具体位置吗?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求解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求计算,但要说明过程).
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元件.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电路探究某硅光电池的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图中R0=2Ω,电压表、电流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
①实验一: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硅光电池,闭合电键S,调节可调电阻的阻值,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U—I曲线a(见图c).则由图象可知,当电流小于200 mA时,该硅光电池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
②实验二:减小光照强度,重复实验,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U—I曲线b(见图c).
在做实验一时,调整R的阻值使电压表的读数为1.5V;保持R的阻值不变,在实验二的光照强度下,可调电阻R的电功率为m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b中的器材按图a所示电路连接起来.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下图为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如果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用x1、x2、x3、x4、x5、x6表示,打点时间间隔用T表示,请写出加速度的表达式a ="_______"
(2)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m1=" 50g" 、m2=150g.某同学处理数据时,做出了图象,若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在误差范围内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同学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 =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实验探究小组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
A.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小于1.0Ω) |
B.电压表V(0~1.5V) |
C.电阻箱R(0~999.9Ω) |
D.电键和导线若干 |
该小组根据以上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按照电路图连线;
②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至最大值;
③将开关S闭合,逐渐调节电阻箱R,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和电压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阻箱读数R/Ω |
20 |
15 |
10 |
5 |
2 |
1 |
电压表读数U/V |
1.37 |
1.35 |
1.33 |
1.27 |
1.12 |
0.93 |
![]() |
0.05 |
0.067 |
0.1 |
0.2 |
0.5 |
1 |
![]() |
0.73 |
0.74 |
0.75 |
0.79 |
0.89 |
1.07 |
④为了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该小组的同学画出了U—R(如图甲所示)和(如图乙所示)坐标图,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利用表格中的有关数据,在U—R和
坐标图中描点、连线。
(2)为了能根据图象较直观地求出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两个图像比较合适的是(选填“甲”或“乙”)。
(3)根据你所选择的合适的图像,该干电池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