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四地最符合“两山夹峙一线天,茂林修竹水潺潺”景观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列与图示地区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的交通线呈网状分布 |
B.村落的规模较大呈团聚型 |
C.城市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区域 |
D.交通线建设要考虑生态的保护 |
图中附近的名山有:
A.恒山 | B.泰山 | C.衡山 | D.武夷山 |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所给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夏至日的是
每年六、七月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的规律是
A.一直向北移 |
B.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
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
D.一直向南移 |
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
A.23小时56分 | B.24小时零4分 | C.24小时56分 | D.24小时 |
该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乙→丙 | B.甲→乙 | C.丙→丁 | D.丁→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