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竹  石
郑燮①
?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②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 ①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②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请从“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处。应填       。
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                       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朱光潜说:"情趣不同则景象虽似而实不同。"【甲】【乙】两诗都写到了飞鸟归林的景象,但诗人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王维笔下的"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与本诗的颈联都写到了花草,请问这两个景象中所描写的花草有什么不同?

(2)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诗人是如何来表达的?

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醉里送裴子赴镇西

[唐]岑参

醉后未能别,待醒方送君。

看君走马去,直上天山云。

(选自《高适岑参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释]①这首诗是岑参赴安西途中经过大沙漠时所作。碛(qì):沙漠。②天:形容极西的地方。③镇西:安西大都护府。

辛文房评价岑诗超越"常情"。任选上面一首诗歌,从内容、情感等角度,分析其超越"常情"的体现。

峡口 送友人

唐•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 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释】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1)"峡口花飞欲尽春"这一句在全诗中有哪些作用?

(2)本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诗歌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景色,透着轻快明丽的气息。这里有山的青绿,有水的流转,一静一动,相映成趣。山的静默,水的远去,也暗示了离别的情景。

B.颔联诗意转为议论,感叹今此一别,友人即万里游荡,无所归依,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C.尾联当离别真的来临时,也只能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这离群的马嘶鸣。马犹如此,人何以堪?全诗至此悠然而止,意蕴深远,令人回味不尽。

D.这首送别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自然美和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

(2)本诗的颈联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是经典名句,请你比较这两联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