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清初

A.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 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 D.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

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里说北京城“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聚于燕”,“远方异域之人不避间关险阻,而鳞次辐辏,以故蓄积为天下饶”。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城是

A.边塞城市 B.工商城市 C.消费城市 D.军事城市

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述道:“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聚于乡则土地辟,田野治,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聚于城则徭役繁,诉讼多,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是

A.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争取自身权利 D.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西汉初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有其必要性 B.商人实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制
C.工商业资本流动冲击等级秩序 D.商人的土地兼并加剧农民流亡

“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中有所反映……”材料中所说的“一些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是
①工业革命的进行②法国大革命引发欧洲革命浪潮
③人们对“理性王国”感到绝望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注解暴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