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这五种物质是:Cl2、KMnO4、MnCl2、H2O、HCl(浓)、KCl,其中Cl2、H2O均为生成物。
(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为             。
(2)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若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L,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NA(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发生反应的KMnO4的质量为            g。
(4)购买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在工业上是用HCl气体(标准状况)与H2O按体积比500:1配制成的,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的元素, 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其中B、D、E原子最外层电子层的P能级(轨道)上的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通常情况下,A的一种氧化物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其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原子序数为31的元素镓(Ga)与元素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继以C单质为代表的第一类半导体材料和GaE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之后,在近1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新型半导体材料。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G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 (用元素符号表示)。
(3)B元素的单质分子中有 个π键,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 (任写一种)。
(4)上述A的氧化物分子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其晶胞中微粒间的作用力为
(5) EH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其沸点与BH3相比 (填“高”或“低”),原因是
(6)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H3的水溶液,先生成蓝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请写出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低碳循环”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而如何降低大气中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所以“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
(1)用电弧法合成的储氢纳米碳管常伴有大量的碳纳米颗粒(杂质),这种颗粒可用如下氧化法提纯,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将不同量的(g)和(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 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得到如下二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1
650
4
2
1.6
2.4
6
2
900
2
1
0.4
1.6
3

①实验1中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保留二位小数,下同)。
②实验2条件下平衡常数K=___ ___,该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kJ/mol
kJ/mol
kJ/mol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4)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②该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向____________极移动。

氮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69g的混合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个氧原子;2L 0.6 mol/L溶液中含_________个离子。
(2)三氟化氮()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是微电子工业技术的关键原料之一,三氟化氮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
①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反应中生成0.15 mol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个.
②三氟化氮可由氨气和氟气反应得到:;据题意推测三种气体中,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一旦泄漏,可以用溶液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其产物除外,还肯定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氨和联氨()是氮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制备联氨可用丙酮为催化剂,将次氯酸钠与氨气反应,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lO2气体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近几年我国用ClO2代替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消毒水时,ClO2还可将水中的Fe2、Mn2等转化成Fe(OH)3和MnO2等难溶物除去,由此说明ClO2具有___________性。
(2)工业上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取ClO2,请完成该化学反应方程式:2KClO3+SO2==="=" 2ClO2+____________。
(3)自来水厂用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ClO2的浓度在0.1~0.8 mg·L-1之间。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
Ⅰ.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Ⅱ.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已知:2S2O+I2===S4O+2I)
Ⅲ.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
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粒子种类如图所示:

请回答:
①操作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确定操作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水样的体积为1.0 L,在操作Ⅱ时消耗了1.0×10-3 mol·L-1的Na2S2O3溶液10 mL,则水样中ClO2的浓度是__________mg·L-1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有科学家提出可利用FeO吸收和利用CO2,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6FeO(s)+CO2(g)=2Fe3O4(s)+C(s) △H=-76.0 kJ·mol一1
C(s) +2H2O(g) = CO2(g) + 2H2(g) △H="+113.4" kJ·mol一1
则反应:3FeO(s)+ H2O(g)= Fe3O4(s)+ H2(g)的△H=__________。
(2)目前 (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在T1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2)。则:
①该反应的ΔH 0(填“>”、“=”或“<”)。
②在T1~T2及T4~T5两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如图2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
③该反应在温度为T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1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T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该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总趋势曲线。

(3)利用该反应捕获CO2,在(NH4)2CO3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CO2吸收量的措施有 (写出两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