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预测:“十一五”期间,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年均达2000万人。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需要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富余和剩余转移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达2400万人。从劳动力的需求看,按照经济增长保持8%至9%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900万个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可安排就业1200万人左右,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200万人左右。
(1)你认为国家应该为就业做哪些工作?
(2)今天的中学生是明天的劳动者,必须要做好就业和创业的准备,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你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就业观?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
运用政治常识,结合国内国外因素,阐述对“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的理解。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阅读材料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材料一:2006年、2009年我国收入分配

材料二:目前,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2008年我国20个行业门类中这一差距为4.77倍。目前,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左右。上市国企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说明两则材料所示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3)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应加大解决力度。请从不同角度写出政府可采取的两项措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于2010年10月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先后召开了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国务院将据以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最后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全会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建设成就,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线的建设规划,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进发。
(1)运用我国政党制度和国家机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2)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但“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已成为经济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
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
(1)“必须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哪一种形式?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国经济实现质的飞跃具有怎样的作用?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和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造福百姓。2010年11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
(1)运用政治常识回答,上述材料体现政府履行了哪些国家职能?
(2)运用经济常识回答,政府的价格调控监管工作是一种怎样的经济行为?它对于社会和经济运行起着怎样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