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2010年4月7日就媒体传播的婚变谣言指责英国,称英国试图借此扰乱法国的经济。萨科齐称,这个婚变谣言可能是某些“英国金融家”的阴谋。如果萨科齐通过时光隧道回到19世纪80年代,以下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他的总统任期是七年 ②他由选民直接选举当选
③他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④他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④ |
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 A. | 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 B. | 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
| C. | 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 D. | 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
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大量篇幅报道了西安事变,而封面人物选择的是正在视察军队的日本裕仁天皇。这反应映出《时代》周刊
| A. | 意在鼓动日本,实现东亚共荣 | B. | 希望示好日本,结成美日同盟 |
| C. | 主张压制中国,渗透美国势力 | D. | 关注中国局势,担心中日战争 |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表2
| 类别 |
成都(﹪) |
北京(﹪) |
| 衣食住宿 |
68 |
23 |
| 书籍教育 |
23 |
32 |
| 娱乐享受 |
9 |
45 |
| A. |
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
B. |
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不平衡 |
C. |
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
D. |
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
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图6)。这反映出
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
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上善
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
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④ | D. | ②④ |
康熙帝晚年曾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这表明康熙帝
| A. | 对西方文化的力量已有警觉 | B. | 认为中国迫切需要学习西方文化 |
| C. | 对西方文化具有深入的了解 | D. | 已经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