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纤维素和DNA都有的元素是
A. C、H、O B. C、H、O、N
C. C、H、O、N、P、Mg D. C、H、O、N、P、S
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命活动叙述错误的是( )
A.(1)图中虚线能正确表示适当升高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曲线 |
B.(2)图中若要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则药物作用的时期最可能是在S期 |
C.(3)图表示次级卵母细胞时,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4条 |
D.(4)图中①④的基本单位不相同,③约有20种 |
1951年,卡尔文因发现光合作用合成己糖(葡萄糖)反应中CO2的固定途径获得诺贝尔奖。卡尔文将14CO2注入小球藻悬浮液,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0<t1<t2<t3<t4<t5)的光照,分析14CO2去向,结果见下表,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注:表中①~⑥依次代表:3-磷酸甘油酸(C3H7O7P);1,3-二磷酸甘油酸(C3H8O10P2);3-磷酸甘油醛(C3H7O7P);己糖;C5化合物;淀粉。
光照时间 |
0 |
t1 |
t2 |
t3 |
t4 |
t5 |
分离出的放射性化合物 |
无 |
① |
①② |
①②③ |
①②③④⑤ |
①②③④⑤⑥ |
A.不同时间的产物为本实验的自变量
B.t1时,①中的3个碳原子都具有放射性
C.14C的转移途径为:14CO2→①→②→③→④⑤→⑥
D.只做光照时间为t5的实验,也能确定出放射性化合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中的b点对应图甲中的B点 |
B.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 |
C.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 |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水浴中,10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min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中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 |
B.在20min~30min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mm/min |
C.如将X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 |
D.增设的对照实验可只将装置中的X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 |
提取绿叶中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和对光吸收实验,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5克绿叶放入研钵中,再放入少许二氧化硅、碳酸钙和10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研磨就可提取到绿叶中色素 |
B.将提取的色素液放在阳光和三棱镜之间就可看到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
C.绿叶中色素分离的理论依据是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
D.若观察实验结果未见色素带,可能的原因是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触及了层析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