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幅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幅楹联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 ②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
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④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照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
|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 |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
16世纪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 A.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的联系日益紧密 |
| 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欧美纷纷建立 |
|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 |
| D.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
|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
|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
|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 )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
|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
| A.西方殖民扩张加速 | B.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
| C.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 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