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
B.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细胞代谢强度增加一倍,则细胞内ATP的含量也将增加一倍
B.ATP中全部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形成的产物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磷酸
C.ATP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普通磷酸键,该键易断裂也易形成
D.有丝分裂后期,受纺锤丝牵引,着丝点断裂,该过程需要ATP水解供能

下面有关人口腔上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质接近无色,是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
B.人口腔上皮细胞没有大液泡,不能发生渗透作用,不能作为研究渗透条件的实验材料
C.用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同时,还可以观察计数染色体数目
D.用含有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人口腔上皮细胞时,15N的吸收峰值将出现在细胞分裂间期

真核细胞进行的下列活动中,不依赖于生物膜结构的是()

A.合成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 B.形成乳酸
C.产生O2 D.传导兴奋

下列关于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个小液泡融合成大液泡,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液泡中储存的有机物,来源于同一细胞内叶绿体的光合作用
C.植物细胞失水状态下,液泡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渗透压
D.牵牛花一天中颜色变化,与液泡内pH值规律性变化有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