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合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
|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
|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
|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
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能说明的是()
|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 B.荧光染料不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
|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
|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健康人的汗液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 |
| B.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的小动物往左下角移动,为使小动物出现在视野中央,则临时装片应往右上角移动 |
| C.硫酸铜在水中的扩散实验,证明铜离子是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 |
| D.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植物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现象 |
将某动物组织的细胞匀浆分离后,取三种细胞器测定其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的含量,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蛋白质/% |
脂质/% |
核酸/% |
|
| 细胞器甲 |
67 |
20 |
微量 |
| 细胞器乙 |
59 |
40 |
0 |
| 细胞器丙 |
46 |
0 |
54 |
A.细胞器甲和细胞器丙中均有DNA
B.细胞器甲是线粒体
C.细胞器丙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D.细胞器乙可能与细胞吞噬物的消化有关
测得某一植物的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释放CO2的量比吸收的O2量大,且蛋白质、脂肪含量不变,糖类含量减少。下列有关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 A.有氧呼吸占优势 |
| B.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
| C.无氧呼吸占优势 |
| D.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
如图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与B点相比较,C点叶肉细胞短时间内的C3、C5、ATP的含量和C3糖产生速率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 A.降、升、升、升 |
| B.升、升、降、降 |
| C.降、降、降、降 |
| D.降、升、升、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