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是
社会制度的不同 B.意识形态的冲突
C.国家利益的冲突 D.发展其经济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②支持联邦德国崛起③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④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在德国入侵苏联之后,丘吉尔曾说“俄国的困难就是英国的困难”,表示将尽全力援助苏联;但二战结束后,他又公开发表“铁幕”演说,鼓吹对苏联的“冷战”。这说明他
出尔反尔,典型的政客 B.骨子里一直仇视苏联
C.根据自身利益调整政策 D.唯美国马首是瞻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老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分析这些规定对安理会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积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制度的不同 | B.意识形态的冲突 |
C.国家利益的冲突 | D.发展其经济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