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灾难的民族,灾难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团结。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将全中国十三亿民众凝聚起来。将全世界炎黄子孙团结起来。汶川大地震改变了许多人的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生命显得如此脆弱,大灾无情人有爱,人们为支持地震灾区表现出了无比的热情和爱心。无数人为支援灾区而宁愿牺牲个人利益,这说明
①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牺牲个人利益,甚至是个人生命
②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④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比,处于更为根本的地位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2011年7月27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在伦敦举行。据此回答小题。下图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二者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
③不同民族文化正在走向统一
④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发布伦敦奥运会的奖牌。该奖牌以抽象的线条表达了伦敦特色。其设计( )
A.完全是主观的,不存在客观基础 |
B.设计的源泉来自于设计者的灵感 |
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的真实反映 |
D.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映像 |
韩国总统李明博在一次乘专机前往阿联酋访问时,因飞机故障,起飞后曾返航到仁川机场接受维修。后据空军介绍,故障原因是装反螺丝钉,由此产生了震动和噪音。这一事件告诉我们( )
①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要立足整体,着眼全局
③系统内部结构的组合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
④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发挥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660年前,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定居富阳,沉醉于这里的青山绿水,历经三年创下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360年前,《富春山居图》被一分为二,辗转飘零,最终两岸分离。2011年,《富春山居图》在宝岛台湾合璧展出,堪称中华民族的文化盛事。《富春山居图》山水合璧体现了(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2011年7月2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 000米海试在东太平洋国际海域试验区成功完成了下潜试验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 038.5米。这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人们获得了更多的关于载人深潜的认识。这说明(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有容乃大”。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下列对上述观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④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有局限性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