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方面,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采取的斗争方式有
①议会斗争(政党政治) ②法律手段 ③暴力手段 ④经济手段(抵制日货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是: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中共十四大之后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
13.4%
1921—1926年
-4.5%
1927—1936年
8.7%
1937—1945年
-2.45%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抗战期间民族企业遭沉重打击
C.十年内战期间民族工业仍有所发展
D. 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在欧洲联合过程中戴高乐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戴高乐的“欧洲观”是建立“祖国的欧洲”;欧洲人的欧洲,今天欧盟基本是符合戴高乐的设想,戴高乐设想的欧洲是:

A.邦联式的欧洲 B.联邦式的欧洲
C.美国领导下的欧洲 D.中央集权式的欧洲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B.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C.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D.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

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有关中外历史上“选举”说法正确的是
①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选举权
②美国参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选举产生
③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④1949年新中国在普选基础上召开了一届政协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