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l、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不平,地表多裂隙,地下多溶洞不利储水,贵州古代经济落后被《史记》和《汉书》称为“南夷”。
材料一:下图为云贵高原等高线地形图
(1)指出甲地成为我国立体农业典型区的自然条件。(每点2分共8分)
(2)贵州古代经济落后被《史记》和《汉书》称为“南夷”,分析贵州古代经济落后的自然原因。(每点2分共10分)
(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甲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乙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自然原因。
(2)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22分)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4分)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位置,并简析理由。(4分)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降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
分析该城市降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和影响。(8分)
(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6分)
(18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年均增长0.57%;流动人口为2.6 亿人,比2000年增加1.2亿人,增长81%;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
材料二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反映出我国人口的特点。 (4分)
(2)从材料中可看出,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是现代型模式,形成这种模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种模式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什么负面影响?(4分)
(3)针对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我们可通过哪些措施来解决?(4分)
(4)你同意停止计划生育政策吗?利用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甘肃安西县灌溉农业区面积广,区域内湖泊萎缩,湖床出露。安西素有“风库”之称,多大风和沙暴,沙暴中携带了大量的盐类物质。疏勒河北侧广泛分布着具有裂隙的土状沉积物粘土,在此发育了典型的雅丹地貌,雅丹地貌土丘、滩地交错分布,造型各异。
(1)说明安西雅丹地貌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
(2)指出安西沙尘中盐的来源。(4分)
(3)请你为兰新高铁防御风沙侵袭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