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DNA分子上的胞嘧啶可发生甲基化(即胞嘧啶分子连接上−CH3基团)而使基因失活。重亚硫酸盐能使DNA中未发生甲基化的胞嘧啶脱氨基转变成尿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保持不变。现有一DNA片段如右图所示,经重亚硫酸盐处理后进行两次复制,并对复制后的产物进行测序。若复制产物中出现下列哪项序列,则表明该DNA片段一定未发生甲基化
−AGTTG− −AATTA− −AGTTA− −AATTG−
A.−TCAAC− | B.−TTAAT− | C.−TCAAT− | D.−TTAAC |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1/4 | B.3/4 | C.1/9 | D.8/9 |
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个数比为l∶1。则该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C.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D.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 |
如图所示,图1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中DE段可表示细胞中遗传物质精确的平均分配 |
B.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 |
C.图2中细胞含8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 |
D.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
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
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结构模式如右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需氧呼吸的场所依次是③②① |
B.光补偿点下,⑤产生的ATP量大于①②③产生的ATP量 |
C.光照下NADPH、ATP、O2从⑤向④处扩散 |
D.适宜光照和温度下,③处生成的CO2可扩散至④处被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