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季节,农民在水稻播种之前要进行催芽,即先用温水将水稻种子浸泡几小时(非恒温,让其自然变凉),再堆放在一起,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好。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要常掀开薄膜,并经常进行翻种。请根据上面材料回答问题:
(1)必须用一定温度的水浸泡的目的是
(2)经常翻种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氧气和散热,这是防止
造成烂芽和烂根。
(3)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请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I.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氧气量和CO2释放量相等;如果进行无氧呼吸则只释放CO2。
II.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水稻种子、带橡皮塞的玻璃罩2只、100mL的烧杯4个、2根弯曲的其中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清水、凡士林。
III.实验方法:按照装置一图将实验材料和用具装好。如想得到预期的实验结论,必须同时设计另一组实验装置即装置二,请指出应如何设计。(在方框内绘出装置二的图示并做好相应标注)
IV.完成如下表格,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请描述装置一和二中滴液移动状况)
实验现象 |
结论 |
一左移,二不移动 |
① |
②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③ |
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
正常雄性果蝇的某一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时,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有
A.4种 | B.5种 | C.8种 | D.16种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
B.低温、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
C.物质的跨膜运输及CO2的固定都需要酶的参与 |
D.酶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显著 |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
A.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 B.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
C.末期在细胞的中部不形成细胞板 | D.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 |
右图为某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概念与a、b、c、d、e依次相对应的一组是
A.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
B.细胞代谢、细胞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丙酮酸彻底分解 |
C.细胞核、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 |
D.生态系统、群落、无机环境、个体、种群 |
如右图所示,溶液X中含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红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蓝色染料。实验开始时,两支漏斗中溶液液面的高度一样。10min后观察的结果是:溶液X液面上升,溶液Y液面下降;溶液X中只有绿色染料,溶液Y中含有了红色和蓝色染料,溶液Z中含有了绿色和蓝色染料。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Z的浓度最高 |
B.溶液Y的浓度最低 |
C.溶液Y中的溶质分子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X中 |
D.溶液X中的溶质分子不能够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Z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