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季节,农民在水稻播种之前要进行催芽,即先用温水将水稻种子浸泡几小时(非恒温,让其自然变凉),再堆放在一起,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好。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要常掀开薄膜,并经常进行翻种。请根据上面材料回答问题:
(1)必须用一定温度的水浸泡的目的是
(2)经常翻种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氧气和散热,这是防止
造成烂芽和烂根。
(3)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请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I.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氧气量和CO2释放量相等;如果进行无氧呼吸则只释放CO2。
II.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水稻种子、带橡皮塞的玻璃罩2只、100mL的烧杯4个、2根弯曲的其中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清水、凡士林。
III.实验方法:按照装置一图将实验材料和用具装好。如想得到预期的实验结论,必须同时设计另一组实验装置即装置二,请指出应如何设计。(在方框内绘出装置二的图示并做好相应标注)
IV.完成如下表格,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请描述装置一和二中滴液移动状况)
实验现象 |
结论 |
一左移,二不移动 |
① |
②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③ |
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
人工养殖了一群鸡,下列措施不会造成该鸡群基因库发生变化的有
A.淘汰鸡群中体质较弱的个体 | B.从外地引进新的品种加入鸡群 |
C.将该鸡群置于野外放养 | D.让该鸡群中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繁殖后代 |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现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
C.种群内个体之间的差异越大,种群越容易遭环境的淘汰 |
D.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
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原理的是
A.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缘故 |
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
C.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 |
D.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 |
B.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C.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从理论上说,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其花粉培育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长成的植株均自交,所得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3/16 | B.1/4 | C.1/2 | D.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