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
B.根据速度定义式![]() ![]() ![]() |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
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F作用下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合外力的方向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示的t1、t2、t3和t4各时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后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改变 |
B.t1到t3 时间内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 |
C.t2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合外力也为零 |
D.t1到t4时间内物体回到出点 |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则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A.伽利略通过观测、分析计算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
B.开普勒利用他精湛的数学经过长期计算分析,最后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
C.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而被称为测出地球质量第一人 |
D.牛顿运用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并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
表面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O的正上方O′处有一无摩擦定滑轮,轻质细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挂在定滑轮上,如图所示。两小球平衡时,若滑轮两侧细绳的长度分别为L1=2.4R和L2=2.5R,则这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m1:m2为(不计球的大小)
A.24:1 | B.25:24 | C.25:1 | D.24:25 |
重为G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竖直向上的较小的力F作用在连接两球轻绳的中点,绳间的夹角α = 60°,如图所示。缓慢增大F,到两球刚要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根绳子的拉力逐渐减小 |
B.地面对球的支持力变大 |
C.球刚要开始运动时,地面对球没有支持力 |
D.球刚要开始运动时,球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
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力F作用在小球A上,如图所示,此时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小球的大小,则力F不可能的方向为
A.水平向右 B.竖直向上 C.沿O→A方向 D.沿B→A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