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Ksp只与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
B.在一定温度下的AgCl饱和溶液中,C(Ag+)和C(Cl-)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
C.在一定温度下,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时,Ksp值变大 |
D.由于Ksp(FeS)>Ksp(CuS),所以Fe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CuS沉淀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
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
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 |
下图是两套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对此两套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1装置中的铁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
B.图2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会降低 |
C.两装置中石墨电极上所产生的气体都是H2 |
D.两装置都可用于防止铁被腐蚀 |
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 |
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 |
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
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H2(g)+![]() 则H2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1 |
B.已知:S(g)+O2(g)=SO2(g) ΔH1=-Q1; S(s)+O2(g)=SO2(g) ΔH2=-Q2,则Q1<Q2 |
C.已知:![]() ![]() 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 ΔH2,则有|ΔH1|<|ΔH2| |
D.已知:Fe2O3(s)+3C(石墨)=2Fe(s)+3CO(g) ΔH=+489.0 kJ·mol-1 |
CO(g)+O2(g)=CO2(g) ΔH=-283.0 kJ·mol-1
C(石墨)+O2(g)=CO2(g) ΔH=-393.5 kJ·mol-1
则4Fe(s)+3O2(g)=2Fe2O3(s) ΔH=-1 641.0 kJ·mol-1
实验发现,298 K时,在FeCl3酸性溶液中加少量锌粒后,Fe3+立即被还原成Fe2+。某夏令营兴趣小组根据该实验事实设计了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Zn-2e-=Zn2+ |
B.左烧杯中溶液的血红色逐渐褪去 |
C.该电池铂电极上有气泡出现 |
D.该电池总反应为3Zn+2Fe3+=2Fe+3Z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