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
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 |
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
D.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A(g)![]() |
B.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HCN Ka=4.9×10-10; H2CO3 Ka1=4.3×10-7,Ka2=5.6×10-11。则CO2通入NaCN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N+H2O+CO2=2HCN+Na2CO3 |
C.已知:![]() 则反应 ![]() |
D.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温度升高PH值不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 |
B.已知Ka是平衡常数,PKa=-lgKa![]() 则下图所示有机物1mol最多能消耗3molNaOH ![]() |
C.![]() |
D.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8的单烯烃,与HBr加成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结构,符合条件的单烯烃有6种 |
如图是一种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工作示意图。放电时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LixC6-xe-=C6+xLi+(LixC6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
正极:Li1-xMnO2+xLi++x e-=LiMnO2(LiMnO2表示含锂原子的MnO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反应式为Li1-xMnO2+LixC6![]() |
B.在整个充电或放电过程中都只存在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
C.K与N相接时,Li+由A极区迁移到B极区 |
D.K与M相接时,A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
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在元素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②X、Y、W分别位于不同周期;③Y、Z、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r(X)<r(Y)<r(Z)<r(W) |
B.X、Y、Z既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又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
C.X与其余三种元素之间形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只有4种 |
D.H2Z的熔点比H2W高,是因为它们的晶体类型不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只能用于有色离子的分离,否则无法看到色斑 |
B.将20g硝酸钠和17g氯化钾放入100ml烧杯中,加35mL水,并加热、搅拌,使溶液浓缩至约为原来的一半时,趁热过滤即可得到硝酸钾晶体 |
C.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甲醛含量,若抽气速度过快会导致测定的甲醛含量偏低 |
D.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伸入容器里面,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