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我国东南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M、N是武夷山甲、乙两坡面冬季不同海拔高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表示甲坡的是 曲线。夏季甲、乙两坡面海拔400m~800 m处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简述该坡面气温低的原因。
(2)简述赣江上游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鄱阳湖产生的影响。
(3)分析台湾西部布袋盐场晒盐的有利区位因素。
(4)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2014年8月16日,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开通运营,首趟客车于9时从拉萨站发出,这意味着青藏铁路的首条延伸线拉日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世界屋脊”社会经济发展再添新翼。
与青藏铁路相比,分析建设拉日铁路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要求。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长达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翘楚中华。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水巷小桥多 ,人家尽枕河。”(参见图中照片)简析该区域内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简析隋唐以后扬州成为我国古代著名商都的区位条件。
读下面甲、乙两国简图,回答问题。
说出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对比由补给类型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向北运动的板块,使青藏高原隆升并向东运动,再挤压相对稳定的四川盆地,其应力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导致位于横断山区高山深谷的汶川县发生了地震,见下图。
材料二: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的堵塞物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截至2008年5月21日,汶川灾区发现一共有34处堰塞湖,其水位上升很快,必须及时进行预警和排险。
材料三:易倒塌房的结构。(左图)
材料四:汶川的地形地貌。(右图)
(1)主动挤压青藏高原的是________板块;汶川大地震从成因看属于________地震。为及时准确了解此次地震造成的地质、水文灾害和建筑破坏等分布状况,优先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
(2)此次地震造成的最大烈度达11度,试简要分析汶川地震烈度大的原因。
(3)此次地震造成许多次生灾害,其中,次生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和堰塞湖等。试分析此时此地的堰塞湖水位为何上升很快,有哪些措施可用来应对其可能产生的洪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1:敦煌莫高窟是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大型石窟,窟内保留着精美绝伦的壁画、彩塑,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宝库。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景区每年轮换开放十个洞窟。
月牙泉位于鸣沙山中,是古河道残留湖,地下潜流在此露出形成泉眼,聚成水池。鸣沙山、月牙泉以“沙岭晴鸣”和“月泉晓澈”而著称于世。
嘉峪关是万里长城的西端终点,地势险要,巍峨宏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隘。
表2月牙泉水位、水面面积变化
平均水深(米) |
最深处(米) |
水面面积(平方米) |
|
20世纪50年代 |
5 |
7 |
14652 |
2008年 |
1.2 |
2 |
5379 |
(1)说明敦煌许多文物经历千余年保存比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2)读表2,简述月牙泉近年发生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3)试对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和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