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洞庭湖平原示意图”,图2为该区域M地放大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及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 当图2中甲村地方时为6点时,同半球同纬度的乙村恰为子夜。
材料二 : 2010年4月来自乙村的友好观光考察团来到甲村取经,“新农村建设经验”。考察团首先参观甲村A处的茶园,并参加采茶活动,随后参观甲村中的茶加工厂,并在临湖而建的茶商品陈列馆中品茗绿茶,户外湖光山色,室内清香飘逸,此情此景让乙村团员们留连忘返。
(1)图1中铁路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城市②的主导区位是_________。
(2)简述图2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试简要分析甲村办茶叶加工厂的主要有利条件。
(4)乙村团员回国后向当地政府提议学习甲村经验“引种茶树,建设茶厂,以此发展当地经济并以此增加村民收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单说明理由,并提出要达到目的的办法。
读图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B处受 (高或低)气压控制,其中心气流垂直方向为 ,天气状况是 。
(2)图中a、b、c、d四处风向正确的是_____地。
(3)如果冷暖锋均能引起降雨,冷锋雨区位置主要在(①、②、③、④中的)____地,暖锋雨区位置在(①、②、③、④中的)______地。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015 年4 月14 日国家三部委出台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明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福建作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目前已经开始行动,正在构建“一带一路”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图甲为福建省简图。
材料二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区位优势明显。泉州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图乙是其 2014年工业产值构成示意图。
(1)福建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
(2)分析福建省自然地理环境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
(3)泉州能够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其区位优势有 。
(4)指出泉州市经济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并提出它在 21 世纪新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为“苏北、苏中、苏南面积比重、人口比重、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在苏南地区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促进了苏南地区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材料三江苏省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为苏北、苏中、苏南带来了共同发展的机遇。苏北连云港、徐州、宿迁、淮安、盐城五市提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发展战略,将促使苏北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的飞跃。
(1)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
(2)从社会经济方面看,苏南地区产业升级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苏北地区承接苏南地区转移的产业,其工业类型主要属于_________。苏北地区承接这类产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图为我国近30年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4分)
(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区?(4分)
(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8分)
(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6分)
(5)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可采用哪些措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6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江谷地是我国重要的柑橘生产区,也是我国柑橘分布北界。当地为了改善橘园的生态效益,在橘园中种草作为绿肥(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雨季生长,旱季除草并用其覆盖于橘园地表.图为我国汉江各地示意图。
(1)简析汉江谷地适宜柑橘生长的原因。
(2)试分析橘园种植绿肥的作用。
(3)该区域生物种群十分丰富,从地理的角度简述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