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洞庭湖平原示意图”,图2为该区域M地放大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及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 当图2中甲村地方时为6点时,同半球同纬度的乙村恰为子夜。
材料二 : 2010年4月来自乙村的友好观光考察团来到甲村取经,“新农村建设经验”。考察团首先参观甲村A处的茶园,并参加采茶活动,随后参观甲村中的茶加工厂,并在临湖而建的茶商品陈列馆中品茗绿茶,户外湖光山色,室内清香飘逸,此情此景让乙村团员们留连忘返。
(1)图1中铁路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城市②的主导区位是_________。
(2)简述图2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试简要分析甲村办茶叶加工厂的主要有利条件。
(4)乙村团员回国后向当地政府提议学习甲村经验“引种茶树,建设茶厂,以此发展当地经济并以此增加村民收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单说明理由,并提出要达到目的的办法。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1: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2: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__
(2)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 __________ ;② ;③_______ (6分)
(3)由图乙可知,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后期城市化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过快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等环境污染问题。(6分)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9分)
(1)乙国境内荒漠广布,无河流发育。试分析导致该国成为“无流国”的原因。(4分)
(2)说明甲海湾东北岸和西南岸的地形差异,并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阴影部分代表海洋),完成下列要求。
(1)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说明40°纬线穿过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4分)
(2) 简述①、②两地区降水的季节差异及其原因。(6分)
我国面临承接世界汽车产业第四次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建立生产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有望建设成为继美、欧、日之后的第四个世界汽车产业中心。
(3) 与图示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具有哪些区位优势。(2分)
(4) 位于该国西南部的高原峡谷地区建有国家光学天文台。简析在此开展天文观测的有利条件。(3分)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主要原因。
A地区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区内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规模和水平较高,人口占俄罗斯总人口的11.1%。
(2)说出A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3)指出制约里海北岸河口三角洲农业生产的突出生态问题,并分析其成因。
(4)近年来,我国东北农民大量拥入俄罗斯远东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其中B地区最为集中。分析我国东北农民选择B地区的原因。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左图是“山西省及煤炭分布简图”,右图是山西省某地遵循“循环经济”理念设计的一个工业“生态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省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可能对当地地理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2) 试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右图中该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4分)
近年来华北地区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和身体健康。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下图为华北某地监测到浑浊天气日数随月份的变化图。
(3)据图描述该地浑浊天气日数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