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直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对此理解不正确( )
A.“荒唐可笑”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 |
B.由于当时领导者的局限性,这种政体在中国失败 |
C.“悲惨地结束”是指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D.“仿制品”是指共和政体.三权分立.联邦制等政治体制 |
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得以初步发展的主要条件包括()
①铁农具的逐步推广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③一些诸侯国扶植个体小农业的改革④牛耕的普及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
B |
1947年,关贸总协定成立 |
消除了国际贸易争端 |
C |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
经济区域化导致全球化进程中断 |
D |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 |
《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益处,2005年4月出版后轰动了西方及整个世界,谁也无法否认,我们已经身处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 |
C.知识经济催生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发展 |
D.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两种趋势相互抵制 |
1998年5月3日,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起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结算。2002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的欧洲货币,这表明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 ②有利于欧盟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 ④西欧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 | D.②④ |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尖锐地指出:“美元特权”把世界贸易变成了美国的仓库,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他所说的“美元特权”是基于()
A.马歇尔计划 | B.布雷顿森林体系 |
C.关贸总协定 |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