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A.向煮沸的1 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
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
C.称取19.0 g SnCl2,用100 ![]() |
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测尿糖 |
在已达到电离平衡的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盐酸 | B.加少量NaOH晶体 | C.加少量醋酸钠晶体 | D.加热 |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容积增加一倍,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 |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C.A的转化率减小 | D.B的质量分数减小 |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H2O(g) CO2(g)+H2(g)ΔH<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增加压强 | B.降低温度 | C.增大CO2的浓度 | D.更换催化剂 |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C(s)+CO2(g) 2CO(g) ΔH<0,达到平衡状态,现进行如下操作: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④② | D.①③④ |
对于可逆反应 A(g) +2B(g) 2C(g)ΔH>0,反应时间t,温度T与平衡混合物中
C的百分含量关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