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 A.废除丞相制 | B.军机处的设立 |
| C.厂卫机构的设立 | D.严酷的文字狱的实行 |
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
| B.选拔翰林院官员人值文渊阁 |
|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
|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
北宋削弱相权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
| B.设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 |
| C.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 |
| D.设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 |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唐律疏议》颁布前的审批需要通过( )
①尚书省②中书省③门下省④皇帝
|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