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
|
右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
它反映了()
A.当时渔业高产丰收 |
B.渔业生态环境良好 |
C.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
D.当时的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 |
如下图所示,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钢、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为克服下表中这种现状,我国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三年经济恢复计划的实施 |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 D.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 |
|
右图中的现象破坏了社会和谐,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造成严重挫折,导致社会不和谐,主要是由于()
A.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B.浪费了不少资源 |
C.实行平均主义,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
D.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 |
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反映的是我国()
|
A.1949年的情况 | B.1952年的情况 |
C.1953年的情况 | D.1956年的情况 |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 B.三大改造运动中 |
C.“大跃进”运动中 | D.人民公社运动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