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按照要求答题。
标题:
据美国政府资助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去10年里已有数千所公立学校停开外语课。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国家需要更多通晓外语的人才拓展全球业务和外交。但与此同时,外语教学出现了一个让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兴奋的趋势:全国许多学校纷纷开设汉语课。
一些学校是自费开设中文课,而有数百家学校得到了一些资金帮助。中国政府从国内向世界各地派出汉语教师,而且负担部分的薪水。当前由于金融危机,许多美国学校预算吃紧,中国的援助让他们难以拒绝。
目前尚无准确的统计数字,但据美国政府的调查粗略估算,现在美国可能有1600所公立及私立学校开设汉语课,而10年前只有约300所。而且,开设汉语课的学校数量还在急剧增加;参加汉语高级考试的学生数量正迅速增长,今年有可能超越德语成为高级考试的第三大外语门类,仅次于西班牙语及法语,而德语、阿拉伯语等课程则在部分学校被逐步取消。
专家们说,汉语热的出现基于若干因素。家长、学生及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中国正成为一个全球重要国家,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另外,中国教育部所属的“汉办”(教育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中心)与美方的合作项目,也起到推动作用。
(节选自美国《纽约时报》1月21日 朱庆和译)
(1)给这则新闻加上标题。
标题:
(2)结合材料内容,请简要概括美国出现“汉语热”的原因。
答: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依据要求回答问题。
启蒙运动有激进的、反传统的一面,但处理得当的国家并没有走向灾难,就在于他们在改变传统和方面,充分尊重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让社会自发地去选择和扬弃。一部近代史也告诉我们,①如果以进步和启蒙之名,②强行进行所谓文化革命,③最终可能导致激进的暴力灾难值得我们反思和铭记。填入文中空白处的一个恰当的成语是
A.移花接木 | B.移风易俗 | C.破旧立新 | D.承前启后 |
文中几处划横线的语句有一处语病,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有语病的是处(填序号),该处改为:
为下面的短文续写一个画龙点睛的结尾。
创造时尚的人
一天,在英国小镇莱切,一个青年人走到一家化工厂楼下时,被楼上倒下来的一桶化学物质弄脏了头发。他没钱去理,就那么留着,红红黄黄的留了几天,惹得大街上许多青年人纷纷追逐,然后又去效仿。结果,有家理发店抓住时机,专门找人研制出各种染发的颜料,满足了新奇者的愿望。这一现象一直扩大到全球,成为一种典型的时尚。
在巴西,一个乡下女孩进城时,她的姥姥在她的裤子上绣了几朵花,这本来是很土很落后的手工艺,早就被淘汰了。可老太大太实在没钱打扮自己的孙女,只能力所能及地绣上几朵花。但没想到,那时候城里的女人正为“没得穿”而发愁,她们看到女孩子的裤子时,不觉眼睛一亮,爱美的城里女人纷纷效仿。于是,满大街都是绣了花的裤子。这种裤子先是在欧洲流行,后来又传到了亚洲。
请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将下面一则手机短信压缩到15字以内。
我正在车上,环境嘈杂,通话不方便。9点到达目的地。等我到了目的地,会给你打电话,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请用一组整句,概括桑地亚哥的“硬汉子精神”。要求:(1)紧扣中心;(2)运用比喻和排比。
记者在菜场调查时发现,限塑令颁布后,仍有一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用塑料袋装菜。
记者问:“不是禁送塑料袋了吗?”
卖菜者指着旁边的摊位说:“大家都在送,我不送,你会买我的菜吗?”
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卖菜者?
要求:符合语境,注意简明、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不少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