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
=0.6328µm,
=3.39µm,已知波长为
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
=1.96eV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
表示产生波长为
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
的近似值为( )
A.10.50eV | B.0.98eV |
C.0.53eV | D.0.36eV |
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A.水平力F一定变小
B.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物体A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D.斜面体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
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
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
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在当时的年代由于加速度增大而导致时间无法测定,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 |
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
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D.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每个分子的动能也越大 |
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不变 |
D.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
氘核、氚核、中子、氦核的质量分别是m1、m2、m3和m4,如果氘核和氚核结合生成氦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反应方程为21H+31H→42He+10n |
B.这是一个裂变反应 |
C.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m=m1+m2-m3 |
D.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E=(m1+m2-m3-m4)c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