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射“神舟”六号飞船时,先将飞船发送到一个椭圆轨道上,其近地点M距地面200km,远地点N距地面340km。进入该轨道正常运行时,通过M、N点时的速率分别是v1和v2。当某次飞船通过N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入离地面340km的圆形轨道,开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飞船的速率为v3。比较飞船在M、N、P三点正常运行时(不包括点火加速阶段)的速率大小和加速度大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v1>v3>v2,a1>a3>a2 |
B.v1>v2>v3 ,a1>a2=a3 |
C.v1>v2=v3 ,a1>a2>a3 |
D.v1>v3>v2,a1>a2=a3 |
一质点由A点出发沿直线AB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又以a’做匀减速运动,到达B恰好停止,若AB长为S,则质点走完AB所用的时间是
A.![]() |
B.![]() |
C.![]() |
D.![]() |
物体先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1,当速度达到v时,改为以a2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分别为s1,t1和s2,t2。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下图中表示三个物体运动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其异同点是
A.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相同 |
B.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不同 |
C.运动速率不同,3秒内经过路程不同,但起点位置相同 |
D.均无共同点 |
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沿斜面匀加速滑下,当该物体滑到底部时的速度为v,则物体下滑到L/2处的速度为
A.![]() |
B.v/2 | C.![]() |
D.v/4 |
物体做匀加速(加速度恒定)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那么在任意1 s 内()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 |
C.物体这一秒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s |
D.物体这一秒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