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检测,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O576N468S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最可能是
A.脂肪和蛋白质 | B.乳糖和蛋白质 | C.蔗糖和蛋白质 | D.乳糖和核酸 |
DNA分子复制与遗传信息转录的相同之处是
A.利用的模板都相同 | B.利用的原料都相同 |
C.所利用的酶都相同 | D.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
B.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 |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
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
B. | 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
C. | 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
D. | 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
下题图为乙醇在人体内主要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乙醇转化为乙酸发生的氧化反应,均由同一种氧化酶催化 |
B. | 体内乙醇浓度越高,与乙醇分解相关的酶促反应速率越快 |
C. | 乙醇经代谢产生的[ ]可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 |
D. | 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分解乙醇的速率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 |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聚合酶参与 |
B. | 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 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 |
C. | 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 |
D. | 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