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人体细胞免疫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1)①过程是a细胞对            成分的识别,属            免疫。
(2)与e细胞结合的细胞d称为       。结合后,e细胞渗透压         ,结果是该细胞裂解,这时被释放的⑧由            免疫清除。
(3)再次感染时,⑨的识别由      完成.
(4)b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为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1)此细胞处于 时期
(2)和1号染色体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是 号染色体。
(3)此细胞全部染色体中有DNA分子 个。
(4)在此细胞分裂后的一个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对。
子细胞染色体的组合为

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味道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1)由图中曲线可知,60℃时红薯的还原糖含量最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土豆不含淀粉酶,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A液,斐林试剂B液,苏丹红染液,3%淀粉溶液,3%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在B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2ml,60℃水浴保温5 min。
第二步: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温至60℃的3%淀粉溶液,水浴保温5 min。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食用土豆时,人体内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几乎被小肠上皮细胞全部吸收,葡萄糖以____________方式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下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_____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____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_____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_______,请举例:_____________。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________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__________。
(4)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关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重)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O
C
H
N
P
S
玉米细胞(干重)
44.43
3.57
6.24
1.46
0.20
0.17
人细胞(干重)
14.62
55.9
7.46
9.33
3.11
0.78
活细胞
65.0
18.0
10.0
3.0
1.40
0.30

(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重)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_____元素,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化合物___________中,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是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重)中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________成分较多,此类化合物可作为___________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
(3)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新陈代谢作用。在秋季收获大豆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_____水。若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__________,则新陈代谢加强。
(4)在上表元素中,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核酸。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和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步骤如下:(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P:DDTT×ddtt→F1:DdTt→dT花粉→dT幼苗→ddTT植株
(1) 过程A叫做__________;B过程是____________;C过程是_______________;D过程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____。
(2) C和D构成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只需_____年。
(3) 从F1开始,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育种方法来培育基因型为ddTT的矮秆抗锈病小麦,理论上F2中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占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